移至主要內容區

烏來月桃

型態
葉片
果實
果實
開花中的大葉月桃
花

樹種介紹

樹種名:烏來月桃
樹種學名: Alpinia uraiensis Hayata
樹種中名: 烏來月桃(別稱大輪月桃、Bigflower Shell Ginger)
樹種學名: Alpinia uraiensis Hayata
科屬: 薑科(Zingiberaceae),月桃屬(Alpinia)
一、天然分布
原產為台灣北部至中部山區低海拔(100–800 公尺),特定於苗栗至宜蘭間溪谷與林緣 。
為台灣特有種,在烏來及新北石碇永安等地觀察常見 。
二、型態特徵
植株類型與高度:多年生常綠草本,有地下塊莖與纏繞狀假莖,叢生高度約 1–2 公尺 。
莖與假莖:葉鞘互相包被形成假莖。假莖直立、光滑。
葉:互生或叢生假莖上,披針形至狹披針形,長 30–50 公分,表面光滑,背面有柔毛。中脈及側脈頗為凹凸明顯 。
花序:腋生穗狀花序直立(非下垂),花序密被毛,苞片長約 4–5 公分,花萼筒狀長 3–3.5 公分,白色花冠,唇瓣粉紅帶黃斑,花序開花期花梗直立 。
果實:蒴果近球形,直徑約 2.5–3 公分,結果成熟變橘紅,果序直立不垂。
三、物候資訊
花期:每年約 3–4 月間開花,早於一般月桃(端午節前後) 。
果期:夏季果實成熟,蒴果橘紅。
四、栽種環境
喜歡溫暖潮濕且半蔭的環境,常生於溪邊林緣及苔蘚覆蓋地。適合富含有機質且排水良好的土壤,不耐旱或寒冷 。
五、景觀用途
花大且呈粉白色,適合用於林下、溪谷邊或濕地步道旁的生態園植。
高約 1–2 公尺的叢生姿態適合做為自然風格綠籬或候鳥蝶類生境植栽。
花期早、果色艷麗,是春季觀賞焦點。
六、其他用途
織材與民俗應用:葉鞘可曬乾後抽出纖維,用於編織繩索、草蓆與傳統器物。
食用與香料:葉片常用於包粽和糕餅,具特殊香氣;嫩莖可替代薑食用。
民俗藥材:花苞汁可解渴、葉莖入藥有利尿、驅蟲功效,種子(砂仁)具健胃功能常見於中藥配方。
生態價值:為蝴蝶與其他昆蟲的食草植物,可提升園區生物多樣性